河南收小麦时间,最佳收割期
64 2024-08-29
唑醚戊唑醇可用于防治果树炭疽病、脂点黄斑病、褐斑病、叶斑病、小麦散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高粱丝黑穗病等病害。
唑醚戊唑醇由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复配制成,主要通过抑制病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甾醇来灭杀病菌。
使用注意事项:唑醚戊唑醇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施药时需远离水产养殖区、河塘。每季作物最多用药2次,用药后4小时内下雨需补喷。
一、唑醚戊唑醇的防治对象
1、唑醚戊唑醇可以防治果树炭疽病、脂点黄斑病、褐斑病、叶斑病,同时还能防治小麦散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高粱丝黑穗病等病害。
2、唑醚戊唑醇是由吡唑醚菌酯和戊唑醇复配制作而成的杀菌剂,它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等作用,唑醚戊唑醇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病原菌细胞膜上麦角甾醇而表现出杀菌作用,它对于真菌尤其是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引起的病害有保护、治疗和内吸作用。
3、唑醚戊唑醇不可和碱性农药等物质混合使用,使用时可以和其它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轮换使用。
4、唑醚戊唑醇对鱼类、大型溞等水生生物有毒,所以在施药时一定要防止对水源、鱼塘产生影响,使用时一定要远离水产养殖区、河塘等水体。
5、因为每种作物的安全期都不一样,所以在施药时一定要根据作物安全期选择适当时间,每季最多施药2次。在施药后4小时内如果遇雨就要重喷,唑醚戊唑醇一定要防止与氧化剂接触。
二、戊唑醇的主治对象
1、禾谷类作物病害
(1)小麦腥黑穗病和散黑穗病
①每100千克种子,用2%干拌剂或湿拌剂100~150克或2%干粉种衣剂100~150克或2%悬浮种衣剂100~150克或6%悬浮种衣剂30~45克,拌种或包衣。
②防治小麦纹枯病,每100千克种子,用2%干拌剂或湿拌种剂170~200克,或5%悬浮拌种剂60~80克,或6%悬浮种衣剂50~67克,或0.2%悬浮种衣剂1500~2000克拌种或包衣。
③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亩用有效成分12.5克,对水喷雾。
(2)玉米丝黑穗病
每100千克种子,用2%干拌剂或湿拌种剂或2%干粉种衣剂400~600克或6%悬浮种衣剂100~200克,拌种或包衣。
(3)高粱丝黑穗病
每100千克种子,用2%干拌剂或湿拌种剂400~600克或6%悬浮种衣剂100~150克,拌种或包衣。
(4)注意事项
用戊唑醇处理过的种子,播种时要求土地耙平,播种深度通常在3~5厘米为宜。出苗可能稍迟,但不影响以后的生长。
2、果树病害
(1)苹果斑点落叶病
于发病初期开始喷43%悬浮剂5000~7000倍液,隔10天喷1次,春梢期共喷3次,秋梢期共喷2次。
(2)梨黑星病
于发病初期开始喷43%悬浮剂3000~4000倍液,隔15天喷1次,共喷4~7次。
(3)香蕉叶斑病
在叶片发病初期开始喷农药杀菌剂戊唑醇12.5%水乳剂800~1000倍液或25%水乳剂1000~1500倍液或25%乳油840~1250倍液,隔10天喷1次,共喷4次。
隐翅虫常见于淡水湖边、水沟、池塘、河流漫滩、杂草丛、地表枯枝落叶层、树皮下等处,而在夏秋季节傍晚时分,隐翅虫常常被灯光吸引进室内。 一、隐翅虫一般会在什么地方出现 1、隐翅虫常...
隐翅虫在东北有少量分布。 隐翅虫喜欢潮湿环境,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浙江、贵州、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 隐翅虫一般在每年的3月下旬左右开始出现,7-9月份为繁殖高...
山东有隐翅虫。 翅隐虫基本在中国各个地区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南、湖北、江西、重庆、福建等地。 隐翅虫属于杂食性昆虫,大部分都是以肉食为主,会捕食农林害虫。 隐翅虫的栖息...
隐翅虫主要是分布在浙江、湖南、湖北、江西、重庆、福建等省份,在潮湿的地方非常多。 隐翅虫属于杂食性昆虫,大部分主要以肉食为主,会捕食农林害虫,还有一部分主要是腐食性、粪食性,...
春玉米主要在春季进行种植,一般4、5月份种植最适宜,最晚的种植时间是5月份。 春玉米在北方种植非常多,只会种植一茬,它的产地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等地...
玉米:玉米在我国被广泛的种植,是非常常见的农作物之一。玉米主要在秋季成熟,但是不同的地区成熟时间也会不一样,成熟时间一般是在8-10月份。 水稻:水稻在秋季成熟作物里面比较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