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的四肢先长哪个部位,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

绿植租摆 2024-11-13 15:22

蝌蚪的四肢先长哪个部位,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

蝌蚪在变为青蛙或蟾蜍的过程中,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而蝾螈一般是先长出前肢再长出后肢。

具体过程:50日龄左右,体长约4cm以上时,蝌蚪长出后肢。14天后,蝌蚪从鳃盖部位长出前肢,之后尾部开始被吸收。

一、蝌蚪的四肢先长哪个部位

1、蝌蚪在发育至生长后期的时候,会长出前肢和后肢,并且从水生转变为水陆两栖。

2、通常在50日龄左右,体长在4cm以上的时候,长出后肢,当后肢长出14天左右过后(即65日龄左右),开始长出前肢。当前肢长出后,蝌蚪尾部开始被吸收,消失不见。

3、蛙和蟾蜍一般先长出后肢,并在末端分化出五趾,然后从腮盖部位长出前肢。而蝾螈通常先长出前肢,然后再长出后肢。

4、蝌蚪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3~25℃,适宜pH在6~8之间,蝌蚪生长缓慢,自蝌蚪变态成幼蛙约需要60~80d,一般分为初期(1-10天)、前期(10-20天)、中期(20-50天)和后期(50-78天)。

二、蝌蚪不能变成青蛙的原因

1、青蛙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不过它们并不是从受精卵孵化出来就是青蛙,而是先被孵化成蝌蚪,蝌蚪在经过变态发育之后,才能变成青蛙。

2、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蝌蚪都能顺利发育成青蛙,有很多蝌蚪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发育为青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蝌蚪的体内的甲状腺激素过少,这是因为甲状腺素是促进蝌蚪变态发育的主要物质。

3、当蝌蚪达到它们变态发育的高峰期时,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是最高的,而过了这个阶段之后,这个激素的水平则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只有这种激素才能促进蝌蚪各个器官发育为青蛙的器官,比如该激素的作用下,蝌蚪的尾巴会消失,然后它们的后肢和前肢才能长出来。

4、具体来看,蝌蚪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蝌蚪的甲状腺受损,就会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它们就无法发育为青蛙。

5、再比如,蝌蚪体内的碘元素太少,而这种元素又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主要元素,所以缺碘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三、黑色的蝌蚪长大后是什么

1、黑色的蝌蚪长大后是蟾蜍。蟾蜍,也叫蛤蟆。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刺、癞疙宝。

2、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

3、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以群居为主。

4、当蝌蚪成熟了,它们开始脱变,渐渐长出四肢,然后则透过细胞凋亡逐渐退化了它们的尾巴。

相关文章
绿植文章
  1. 隐翅虫一般会在什么地方出现

    隐翅虫常见于淡水湖边、水沟、池塘、河流漫滩、杂草丛、地表枯枝落叶层、树皮下等处,而在夏秋季节傍晚时分,隐翅虫常常被灯光吸引进室内。 一、隐翅虫一般会在什么地方出现 1、隐翅虫常...

    59 2025-01-13 09:37

  2. 隐翅虫东北有吗

    隐翅虫在东北有少量分布。 隐翅虫喜欢潮湿环境,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浙江、贵州、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 隐翅虫一般在每年的3月下旬左右开始出现,7-9月份为繁殖高...

    59 2025-01-13 09:25

  3. 隐翅虫山东有吗

    山东有隐翅虫。 翅隐虫基本在中国各个地区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南、湖北、江西、重庆、福建等地。 隐翅虫属于杂食性昆虫,大部分都是以肉食为主,会捕食农林害虫。 隐翅虫的栖息...

    59 2025-01-13 09:12

  4. 隐翅虫分布在哪些省份

    隐翅虫主要是分布在浙江、湖南、湖北、江西、重庆、福建等省份,在潮湿的地方非常多。 隐翅虫属于杂食性昆虫,大部分主要以肉食为主,会捕食农林害虫,还有一部分主要是腐食性、粪食性,...

    59 2025-01-13 09:00

  5. 春玉米什么时候种最合适

    春玉米主要在春季进行种植,一般4、5月份种植最适宜,最晚的种植时间是5月份。 春玉米在北方种植非常多,只会种植一茬,它的产地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等地...

    59 2025-01-13 08:48

  6. 秋天成熟的农作物有哪些

    玉米:玉米在我国被广泛的种植,是非常常见的农作物之一。玉米主要在秋季成熟,但是不同的地区成熟时间也会不一样,成熟时间一般是在8-10月份。 水稻:水稻在秋季成熟作物里面比较常见,...

    59 2025-01-13 08:36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