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收小麦时间,最佳收割期
64 2024-08-29
黑木耳吊袋栽培出2-3潮耳后,采取覆沙处理可以有效提高黑木耳的产量。
具体操作:脱掉菌袋,将菌料放置于营养液中浸泡。浸泡结束后,转移至提前挖好的畦内并覆沙,大约4天后即可长出大量小耳基,10天后即可采收。
营养液配方:100g磷酸二氢钾+180g硫酸镁+60g硫酸锌+100g高锰酸钾+100kg水。
一、黑木耳高产种植要点
1、黑木耳吊袋栽培出2-3潮耳后,由于袋内营养,水分缺乏不再出耳,一般就作废料扔掉。
2、在实践中采取覆沙处理,经多次试验仍可出3-4潮耳,具体方法是先将菌袋脱掉,菌料置营养液中浸泡一天,让其吸足水分(营养液为:100公斤水中加入磷酸二氢钾100克、硫酸镁180克、硫酸锌60克、高锰酸钾100克)。
3、然后置早挖好的畦内覆沙(沙为大颗状沙和1%石灰拌匀。沙含水达到50%以上,畦的大小以宽不超过1米为宜,长度视具体地方和料的多少而定)。
4、一般经处理后4天即可出现大量小耳基,约10天便可采收。经此处理可比不处理增收80%以上,且朵大质量好。
二、黑木耳栽培方法介绍
1、段木栽培
(1)黑木耳人工栽培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起源于中国,是世界上人工栽培的第一个食用菌品种,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2)唐朝川北大巴山、米仓山、龙门山一带的山民,就采用原木砍花法种植黑木耳。这种原始种植方式持续了上千年,清朝中国东北长白山、河南伏牛山等也开始种植黑木耳,入冬三九天将落叶树伐倒,依靠黑木耳孢子自然传播繁育。靠天收耳,产量极低。
(3)1955年,中国科技工作者开始培育黑木耳固体纯菌种,发明了段木打孔接种法,这种方法使木段栽培黑木耳产量大大提高。但是两三年完成一个周期,绝对产量仍不高,每根1米长、直径为10~13厘米的优质木段,3年仅产100~150克黑木耳,还常受自然灾害的侵扰而减产。
(4)这种方式至今仅仅被林区极其少数耳农延用。
2、塑料袋地栽
(1)该技术改变了依靠木材生产木耳的历史,使黑木耳栽培从林区走向了田间大地。塑料袋地栽黑木耳以木屑、秸杆为原料,利用塑料袋盛装,每袋装0.5千克干料,经过灭菌、接种、养菌,摆在田间大地、果园林下出耳。
(2)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技术极大地扩宽了黑木耳栽培原料与栽培区域,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回归自然的栽培方法产品实现天然无公害,更利于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发展前景广阔。
(3)塑料袋地栽黑木耳由辽宁省朝阳市食用菌研究所发明成功,1994年被列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和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同年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2000年获得全国食用菌行业十佳优秀科技成果,2006年得到世界银行、国务院扶贫开发小组、民政部的奖励和支持。
(4)塑料袋地栽黑木耳以其源于自然,回归自然的方式,顺应了黑木耳冷冷热热、干干湿湿的生活习性,栽培成功率和产量、质量高,成了黑木耳栽培的主流。
隐翅虫常见于淡水湖边、水沟、池塘、河流漫滩、杂草丛、地表枯枝落叶层、树皮下等处,而在夏秋季节傍晚时分,隐翅虫常常被灯光吸引进室内。 一、隐翅虫一般会在什么地方出现 1、隐翅虫常...
隐翅虫在东北有少量分布。 隐翅虫喜欢潮湿环境,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浙江、贵州、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 隐翅虫一般在每年的3月下旬左右开始出现,7-9月份为繁殖高...
山东有隐翅虫。 翅隐虫基本在中国各个地区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南、湖北、江西、重庆、福建等地。 隐翅虫属于杂食性昆虫,大部分都是以肉食为主,会捕食农林害虫。 隐翅虫的栖息...
隐翅虫主要是分布在浙江、湖南、湖北、江西、重庆、福建等省份,在潮湿的地方非常多。 隐翅虫属于杂食性昆虫,大部分主要以肉食为主,会捕食农林害虫,还有一部分主要是腐食性、粪食性,...
春玉米主要在春季进行种植,一般4、5月份种植最适宜,最晚的种植时间是5月份。 春玉米在北方种植非常多,只会种植一茬,它的产地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等地...
玉米:玉米在我国被广泛的种植,是非常常见的农作物之一。玉米主要在秋季成熟,但是不同的地区成熟时间也会不一样,成熟时间一般是在8-10月份。 水稻:水稻在秋季成熟作物里面比较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