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管理措施,萌芽期和幼果期应各追施1次氮肥
59 2024-10-27
症状:非洲菊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叶面出现白色小霉点并逐渐扩展为圆形至长椭圆形黄白色斑,覆有白粉。
农业防治:控制好种植密度,注意通风换气,发病后及时处理病株。
化学防治:及时喷洒50%硫悬浮剂35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防治。大面积发生时,喷施12.5%腈菌唑乳油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3000-3500倍液,每2周喷施一次,共喷2-3次。
一、为害症状
1、非洲菊白粉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初在叶表产生白色小霉点,逐渐扩展成圆形至长椭圆形黄白色斑,上覆白粉,即病原菌无性阶段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
2、后期白粉层变成灰白色,并产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闭囊壳。
3、严重时叶片褪绿枯死。广东、福建发生重。
二、病原菌形态特征
1、病原为ErysiphecichoracearumDC.属子囊菌门。菌丝体生在叶两面。子囊果聚生,扁球形,大小90-130微米,暗褐色,附属丝18-40根,通常不分枝,长为子囊果直径的0.5-2.5倍,长38-310微米,有隔膜1-8个。
2、子囊10-20个,卵形,形状不规则,具柄,大小55-81.3×30.5-43.2乳油7000倍液,隔15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三、发病特点
1、北方露地栽培病菌以闭囊壳越冬。北方棚室及南方露地栽培时,该菌以分生孢子或潜伏在芽内的菌丝体越冬或辗转传播,越冬期不明显,一般温暖潮湿的天气或低洼荫蔽的条件或气温20-25℃,湿度达80-90%易发病。
2、该菌孢子耐旱能力强,高温干燥时亦可萌发,有时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易引起该病流行。
四、防治方式
1、发病初期注意病残体,集中烧毁,棚室要注意通风换气,预防该病发生。种植不宜过密,以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环境。开花结束后拔除病株,并连同病残体集中烧毁。
2、及时喷洒50%硫悬浮剂35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45%石硫合剂结晶3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
3、大面积发生时可选用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如效果不佳,说明白粉菌已对三唑酮产生了抗药性,可选用12.5%腈菌唑乳油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3000-35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500-4000倍液、40%福星(新星)乳油7000倍液,隔15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第三十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湿地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鸟类和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禁止在以水鸟...
隐翅虫常见于淡水湖边、水沟、池塘、河流漫滩、杂草丛、地表枯枝落叶层、树皮下等处,而在夏秋季节傍晚时分,隐翅虫常常被灯光吸引进室内。 一、隐翅虫一般会在什么地方出现 1、隐翅虫常...
隐翅虫在东北有少量分布。 隐翅虫喜欢潮湿环境,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浙江、贵州、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 隐翅虫一般在每年的3月下旬左右开始出现,7-9月份为繁殖高...
山东有隐翅虫。 翅隐虫基本在中国各个地区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南、湖北、江西、重庆、福建等地。 隐翅虫属于杂食性昆虫,大部分都是以肉食为主,会捕食农林害虫。 隐翅虫的栖息...
隐翅虫主要是分布在浙江、湖南、湖北、江西、重庆、福建等省份,在潮湿的地方非常多。 隐翅虫属于杂食性昆虫,大部分主要以肉食为主,会捕食农林害虫,还有一部分主要是腐食性、粪食性,...
春玉米主要在春季进行种植,一般4、5月份种植最适宜,最晚的种植时间是5月份。 春玉米在北方种植非常多,只会种植一茬,它的产地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