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管理措施,萌芽期和幼果期应各追施1次氮肥
59 2024-10-27
如果是华北地区,每年发生3代。如果是华中地区,每年发生4-5代。如果是华南地区,每年发生7代。
豆荚螟幼虫为害期为每年的6-10月份,以虫蛹在土中越冬。卵期为2-3天,幼虫期为8-10天,蛹期为4-10天。
一、大豆出现豆荚螟的规律
1、发生规律
(1)在华北地区年生3~4代,华中地区4~5代,华南地区7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每年6~10月为幼虫为害期。
(2)成虫有趋光性,卵散产于嫩荚、花蕾和叶柄上,卵期2~3天。幼虫共5龄,初孵幼虫蛀入嫩荚或花蕾取食,造成蕾、荚脱落;3龄后蛀入荚内食害豆粒,每荚1头幼虫,少数2~3头,被害荚在雨后常致腐烂。幼虫亦常吐丝缀叶为害。幼虫期8~10天。
(3)老熟幼虫在叶背主脉两侧做茧化蛹,亦可吐丝下落土表或落叶中结茧化蛹。蛹期4~10天。
(4)以长江流域4-5代发生区为例,豆荚螟以7-9月份为主害代的第2、3、4代为害最终,各代幼虫发生危害期分别为6月上中旬,7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9月上中旬,10月上旬至翌年5月下旬。
2、发生原因
(1)气候适宜:因为近几年来冬季温暖、早春不冷、盛夏不热、晚秋不凉的特殊气候,十分有助于大豆豆荚螟的生长繁殖和越冬,越冬幼虫死亡率低,残留基数高,致使越冬代成虫数较多,羽化时期长,除首代发生较整齐外,以后各代有不同程度世代重叠现象,给防治工作增加了难度。
(2)品种问题:大豆品种不同受害程度不一样,通常豆荚上多毛的品种较少毛的品种受害重。处于鼓粒前期,正好和豆荚螟产卵盛期相吻合的田块受害重。
(3)食料充足:种植面积扩大,早、中、晚熟品种混栽明显,不同海拔地区播种和结荚期差异大,食料丰富,有利其发生。同一田块,植株生长不整齐,荫蔽、湿度大的发生较重。
(4)天敌减少:大豆豆荚螟的天敌有绒茧蜂、甲腹茧蜂和鸟类等。寄生蜂对大豆豆荚螟幼虫和蛹的寄生率达50%以上。不合理用药常造成过多杀伤天敌,促进大豆豆荚螟发生。
二、豆荚螟的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并摘除被害的卷叶和豆荚,减少虫源。
2、在豆田架设黑光灯,诱杀成虫。
3、药剂防治采用20%三唑磷乳油700倍液或40%灭虫清乳油每667m2/30ml,对水50~60kg、5%锐劲特胶悬剂2500倍液,从现蕾开始,每隔10天喷蕾、花1次,可控制为害,如需兼治其它害虫,则应全面喷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第三十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湿地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鸟类和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禁止在以水鸟...
隐翅虫常见于淡水湖边、水沟、池塘、河流漫滩、杂草丛、地表枯枝落叶层、树皮下等处,而在夏秋季节傍晚时分,隐翅虫常常被灯光吸引进室内。 一、隐翅虫一般会在什么地方出现 1、隐翅虫常...
隐翅虫在东北有少量分布。 隐翅虫喜欢潮湿环境,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浙江、贵州、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 隐翅虫一般在每年的3月下旬左右开始出现,7-9月份为繁殖高...
山东有隐翅虫。 翅隐虫基本在中国各个地区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南、湖北、江西、重庆、福建等地。 隐翅虫属于杂食性昆虫,大部分都是以肉食为主,会捕食农林害虫。 隐翅虫的栖息...
隐翅虫主要是分布在浙江、湖南、湖北、江西、重庆、福建等省份,在潮湿的地方非常多。 隐翅虫属于杂食性昆虫,大部分主要以肉食为主,会捕食农林害虫,还有一部分主要是腐食性、粪食性,...
春玉米主要在春季进行种植,一般4、5月份种植最适宜,最晚的种植时间是5月份。 春玉米在北方种植非常多,只会种植一茬,它的产地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