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亚竿m和l哪个好用,m调使用的频率更高
59 2024-11-30
选种:选用抗耐病品种,建立无病良种繁育基地。
轮作换茬:禾本科的部分作物不受黄萎病菌危害,病重田可与其轮作。
深翻土壤:棉花黄萎病菌主要分布在0—20厘米耕作层中,深翻可以减少耕作层菌量、降低发病株率。
清扫病残体:及时棉田中的残枝落叶,就地烧毁。
药剂防治:初期用3%噁霉·甲霜水剂30-40毫升加水50-60公斤灌根...
一、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相关措施
1、发生原因
(1)品种抗性差是棉花黄萎病易暴发的主因。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有效手段。但因为黄萎病抗性育种进展不大,目前建湖县使用的棉花品种大多对枯萎病抗性强,而对黄萎病抗性差,甚至高感黄蒌病。
(2)连作是棉花黄萎病新发的重要病因。近几年的调查发现,连作区黄萎病发生重,且伴有严重的死苗现象。
(3)气候因素是导致棉花黄萎病暴发的诱因。棉花黄萎病的发生与温湿度有非常大关系。在棉花生育期间,气温在20-28℃黄萎病都能发生,适温度为25-28℃。棉花花蕾期降雨较多、温度适宜有助于发病。日平均气温维持在25℃左右,非常适合棉花黄萎病发生。另外,棉花不耐淹,田间积水影响其根系生长,更容易受到枯黄萎病危害。
2、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良种。建立无病良种繁育基地,实行产地检疫。选用抗耐病品种,如中棉所45、SGK321、鲁棉研18号等。
(2)轮作换茬。这是目前防治黄萎病有效的措施。禾本科的小麦、大麦、玉米、水稻等都不受黄萎病菌危害,病重田可将棉花与这些作物轮作。近几年水旱轮作实践证明,与水稻实行2—3年的轮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迅速减少田间菌量,有效减轻黄萎病发生。
(3)深翻土壤。棉花黄萎病菌主要分布在0—20厘米耕作层中,深翻可以减少耕作层菌量、降低发病株率。
(4)病残体,使用无病净肥。及时棉田中的残枝落叶,就地或在田外集中烧毁。棉籽饼和棉籽壳也能携带大量病菌,不可直接作为肥料施入棉田。氮肥有抑制黄萎病菌生长的作用,钾肥有利于减轻病害。
(5)灌排配套、推迟播期、短期揭膜。平整好棉田,健全排水系统,改大水漫灌为细流沟灌,雨后及时排水。抗虫棉大多是中早熟品种,播种期不宜过早。播种早节位低,现蕾开花早;播种晚出苗快,苗壮,抗病能力强。地膜棉应在盛蕾至初花期揭膜,以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和抗病性。同时,通过中耕培土,实现旱可浇、捞可排。
(6)药剂防治。播种期间用药对种子和土壤进行。发病初期及时用3%噁霉·甲霜水剂30-40毫升加水50-60公斤灌根,或用3%噁霉·甲霜水剂300-500倍液喷雾,10天一次,连续防治3-4次。
二、棉花枯萎病的病症
1、棉花枯萎病的症状常表现出多种类型:苗期有青枯型、黄化型、黄色网纹型、皱缩型、红叶型等;蕾期有皱缩型、半边黄化型、枯斑型、顶枯型、光秆型等。
2、枯萎病在棉花的整个生育期均可为害,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第三十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湿地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鸟类和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禁止在以水鸟...
隐翅虫常见于淡水湖边、水沟、池塘、河流漫滩、杂草丛、地表枯枝落叶层、树皮下等处,而在夏秋季节傍晚时分,隐翅虫常常被灯光吸引进室内。 一、隐翅虫一般会在什么地方出现 1、隐翅虫常...
隐翅虫在东北有少量分布。 隐翅虫喜欢潮湿环境,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浙江、贵州、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 隐翅虫一般在每年的3月下旬左右开始出现,7-9月份为繁殖高...
山东有隐翅虫。 翅隐虫基本在中国各个地区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南、湖北、江西、重庆、福建等地。 隐翅虫属于杂食性昆虫,大部分都是以肉食为主,会捕食农林害虫。 隐翅虫的栖息...
隐翅虫主要是分布在浙江、湖南、湖北、江西、重庆、福建等省份,在潮湿的地方非常多。 隐翅虫属于杂食性昆虫,大部分主要以肉食为主,会捕食农林害虫,还有一部分主要是腐食性、粪食性,...
春玉米主要在春季进行种植,一般4、5月份种植最适宜,最晚的种植时间是5月份。 春玉米在北方种植非常多,只会种植一茬,它的产地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