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的生长周期,生长周期通常为24-36个月
59 2024-11-03
孵化:将水温保持在20-28℃,经过3-5天蛙卵就会孵化成蝌蚪。
蝌蚪期管理:将出膜后的蝌蚪放入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第4天开始投饵,7天后转移至饲养池,20-30天后可投喂水蚤、红虫、豆浆等主食。
幼蛙管理:将幼蛙放入水泥池中,密度为100-150只/平方米,水面上放置料台,每天投料1-2次,驯养20-30天再将幼蛙转移至成蛙池中,之后做好分级、分养等工作。
温馨提示:青蛙属于野生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自身做起,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食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行为,既是一种社会陋习,也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活动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它们不属于餐桌。
一、青蛙卵养护方法
1、孵化
(1)青蛙产卵后,将成蛙全部抓出,以防干扰到蛙卵的孵化及蝌蚪的生存环境。
(2)受精卵孵化期间,将水温控制在20-28℃,经过3-5天左右蛙卵就会孵化。
2、蝌蚪期管理
(1)蝌蚪出膜后,将它们放进原孵化池或网箱中进行培育,投放密度为600-800尾左右/平方米水面。
(2)蝌蚪孵化第4天开始投饵,再饲养7天即可转移到饲养池,经过20-30天后逐渐对它们饲喂蝇蛆、红虫、水蚤等主食,或者是豆浆、豆渣、小球藻、豆饼粉。
(3)初生蝌蚪需依赖于卵膜才能安全生存,此时不可随意搅动池水,孵化5天后可提供适量的精饲料(不可投喂太多,以防水质恶化导致蝌蚪死亡),比如豆浆、蛋黄、水蚤、水中浮游生物,每天投喂2次,7天后将蝌蚪转移至饲养池中进行饲养。
(4)当发现池水中有气泡或水质散发出腐臭味时,需立即更换新水,通常可每隔3天换1次,若天气连续高温干旱,则每隔2天换1次。
(5)蛙卵孵化后经过70天左右就会变为幼蛙(蝌蚪从出现前肢到完全变态的这一阶段时期主要靠吸收尾部的养分来维持供给,呼吸则是依靠肺部),并且开始跃出水面登陆栖息,当超过90%的蝌蚪变为幼蛙时,将它们转移到幼蛙池中养殖。
3、幼蛙管理
(1)强化驯养
①高密度集中圈养时,可按照100-150只/平方米的密度将幼蛙圈养在内壁光滑、高度为1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度以20厘米左右为宜。
②水面上需要放置饵料台,池内无须设置陆地,这样能迫使幼蛙在饵料台上集中采食、栖息。
(2)诱饵驯食
①用鲜活的诱饵饲喂1-2天(比如昆虫、蝇蛆、小鱼虾、泥鳅、蚯蚓等;死饵则是指蚕蛹干、动物内脏、配合饲料等),从第3天开始在诱饵中添加20%的人工饲料,之后逐渐增加比例,10天后要将活饵料增加至80%。如此以动带静,将死饵活化,最后让幼蛙过渡到完全摄食人工饵料。
②投饵原则为定时、定量、定位,投料时间因季节而异,春秋季节可以在中午前后投料,夏季要在早上或傍晚投料,每天投料1-2次,每次的投料量以幼蛙能在1小时内吃完为宜。
③投喂的饵料要求新鲜、干净、富有营养。如果幼蛙的体重在50克以内,投饵量应占体重的6-8%;如果幼蛙的体重超过100克,投饵量应占体重的8-10%。
(3)筛选分级与分养
①驯养幼蛙20-30天后,放干池水,将规格较大的幼蛙转移至成蛙池内饲养,密度为60-80只/平方米,规格较小的幼蛙仍留原池驯养。
②采用饲饵、室内立体、多层箱笼进行密集养殖是养殖青蛙的一种新方法,将青蛙放在塑料箱和木箱中进行小型养殖不但产量高(每平方米可养殖数百只),而且养殖周期短,从孵化到成蛙只需5个月左右。
(4)后期喂食
①幼蛙被转移至成蛙池后,其摄食量较大,生长速度加快,此时是形成商品产量的重要时期,除了需提供充足的饵料之外(蝌蚪变态成蛙时就需要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投喂量),还需提供人工培养的红虫、蝇蛆、蚯蚓、球藻水蚤等蛋白质高、繁殖率高的活饵。
②活饵不足时,可搭配混合饲料一起投喂,比如用菜子饼(粉状)60%、米糠(或麦麸)30%、大豆粉5%、鱼粉5%进行混配,混合均匀后再投喂,效果较好。
③土堆上可饲养一些蚯蚓,每天傍晚在土堆上洒一些浓度为3-5%的石灰水就能迫使蚯蚓出土,此时便能充当蛙饵。
④饲养成蛙经过30天后(蛙体重量达到100克时),将每平方米面积的饲养密度改为30只,60天后缩减至每平方米10-15只。之后再短期饲养一段时间即可作为商品蛙出售。
二、青蛙卵和蟾蜍卵怎么区分
1、形状不同
(1)青蛙卵:由卵胶膜包围形成单独的小球形,再集合成一团团的卵块。
(2)蟾蜍卵:由卵胶膜围成一条连续的线状长带,长带中的卵一般会排成2行,个别会排成3行或3行以上,看起来像一串珠子。
2、产卵时间
(1)青蛙卵:青蛙的产卵时间为4月份左右。
(2)蟾蜍卵:蟾蜍的产卵时间为每年5-8月份。
3、看蝌蚪颜色
(1)青蛙蝌蚪:颜色较浅,尾部比较长。
(2)蟾蜍蝌蚪:颜色较深,尾部比较短。
如果是人工养殖野鸭所产下的鸭蛋,可以放心食用。 如果是野生的野鸭蛋,且位于自然保护区内,最好是放回至原处,不建议私自捡取回家并食用,否则有可能违反相关法律规定。 一、人工养殖...
《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第三十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湿地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鸟类和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禁止在以水鸟...
隐翅虫常见于淡水湖边、水沟、池塘、河流漫滩、杂草丛、地表枯枝落叶层、树皮下等处,而在夏秋季节傍晚时分,隐翅虫常常被灯光吸引进室内。 一、隐翅虫一般会在什么地方出现 1、隐翅虫常...
隐翅虫在东北有少量分布。 隐翅虫喜欢潮湿环境,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浙江、贵州、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 隐翅虫一般在每年的3月下旬左右开始出现,7-9月份为繁殖高...
山东有隐翅虫。 翅隐虫基本在中国各个地区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南、湖北、江西、重庆、福建等地。 隐翅虫属于杂食性昆虫,大部分都是以肉食为主,会捕食农林害虫。 隐翅虫的栖息...
隐翅虫主要是分布在浙江、湖南、湖北、江西、重庆、福建等省份,在潮湿的地方非常多。 隐翅虫属于杂食性昆虫,大部分主要以肉食为主,会捕食农林害虫,还有一部分主要是腐食性、粪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