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栽培管理技术,防止香菇菌筒转色重

绿植租摆 2024-10-21 21:54

香菇栽培管理技术,防止香菇菌筒转色重

香菇属于真菌纲,这种真菌起源于中国,是全球第二大食用真菌。香菇肉质肥厚细嫩,味道鲜美,香气独特,营养丰富,是一种食药同源的食物,具有很高的营养、药用和保健价值。

一防止香菇菌筒转色重、不出菇的方法

菌筒转色是香菇菌丝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过程,也是菌丝生理成熟的一个标志。菌筒转色的适宜条件包括温度在18~24℃之间,空气湿度在80%~85%之间,有一定的散射光照,并且通风良好。如果室内温度在转色时超过25℃,并且这种高温状态持续时间较长,就会导致菌筒大量分泌黄水和色素,从而形成厚实的酱色菌皮。形成的厚菌皮会阻碍空气流通,导致菌丝无法获得氧气,无法正常出菇。为了有效地防治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敲打法:当菌筒发育成熟,进入出菇季节时,找一个鸡蛋大小的石块或一根木棒,从菌筒一端均匀敲打到另一端,敲打点分两排。丛生品种敲6个点,单生品种敲8个点,敲打后将菌筒摆放在菇棚内。经过敲打的菌筒其菌皮会受到震压力而产生裂纹,使菌筒内部空气流通,内部菌丝受到刺激,加快扭结形成原基。敲打的菌筒出菇整齐,没有畸形菇。

(2)刺孔法:用一根长6-8毫米的钢丝在菌筒两端刺3个孔,菌筒中间刺1个孔,孔要刺透。刺孔后再敲打菌筒,然后将其放入冷水中浸泡出菇。

(3)熏蒸法:把菌皮厚的菌筒集中到一个菌棚内,夜间气温降至15℃时盖严棚膜;棚内放2个炭火盆,相距4米,盆内浇上柴油,使柴油充分燃烧;第二天10时左右,当气温升高后打开棚膜通风。此法可使菌皮得到软化,顺利出菇。

(4)日照保温催蕾法:如果温度低于出菇要求,可以先将菌棒堆积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并用薄膜覆盖,通过阳光加热。当菌筒的温度升至20°C时,将菌筒浸泡在冷水中,使菌筒吸收适量的水分;然后晾干菌筒表面的水分,将菌筒堆积起来并覆盖薄膜,引光保湿催蕾5~8天,菌蕾很快形成。

二.香菇出菇期的管理

出菇管理指菌筒转色到采收结束这一时期的管理,可分为催蕾、出菇、采收等。转色好的菌简在变温与适温的条件下形成原基,原基形成是褐色的菌筒裂开,然后从裂开处长出菇蕾,在适宜条件下菇蕾再发育成正常的子实体。香菇是变温结实的菇类,菌筒转色后变温刺激有利于菌筒从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管理中要兼顾温度、湿度、通气和光线等条件,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

(1)催蕾:

增大温差。转色后,白天把菇床的薄膜盖紧,膜内温度比外界气温高出3~4℃;夜里揭膜降温,也可在清晨揭膜,这样温差可达10℃左右,连续3~5天,可促进原基形成。

调节好菇床内的温度。温度过高时,要注意加强通风,特别是气温高于25℃时菌简容易长杂菌,要敞开菇床两头的薄膜,不必密封。

防止杂菌感染。在催蕾阶段转色不全的菌简因温度高、湿度大、通风不良,容易受到杂菌侵染。此时要调节好温度和湿度,加大通风量,同时把被杂菌污染的菌简集中在一-起,挖去杂菌部分,再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洒。湿度大、通气不良的菌简表面易长杂菌,可用清水冲洗,后喷0.2%的多菌灵,让其自然干燥。菌简催蕾后可以使整批原基形成菇蕾,接着就进入出菇期管理。

(2)出菇:

出菇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应该控制在90%左右,需要适当喷洒空气水。如果天气潮湿,气温较低,可以减少喷水的次数或不喷水。转潮阶段时,可以停止喷水几天,以促进菌丝的恢复生长。在冬春季,保温增湿的方式是通过改变遮阳棚的覆盖物来进行的。气温低时减少覆盖物,气温高时增加覆盖物。在中午前后,应该抢晴掀开薄膜,增加太阳辐射的热量;而在夜间,应该将菇床上的薄膜盖严,以减弱地面热量的散发,起到保温的作用。在秋冬季节,菇床的湿度可以稍大一些,当菇床的湿度低于80%时,需要增湿,适当减少通气量,并在菇床上喷洒少量清洁的水。夏初和秋季降湿降温:春季遇阴雨天气时薄膜不能盖严,菇床两头要揭膜通风。闷热天气要把菇床两边的薄膜掀起,加大通风量。如果菇床温度仍过高,可在清晨和傍晚选用水温较低的清水喷雾,也可在晴热天中午往菇场内和遮阳棚四周喷水。

(3)夏季香菇出菇期管理:

香菇原始菌褶能否形成并健康生长,取决于昼夜温差、菌筒含水量、空气温度和菌褶表皮的干湿差异;子实体的形态正常与否,关键在于温差和通风供氧。

在气温高于20°C时,需要降低温度,可以采取增加遮阳棚覆盖物厚度、在畦沟内灌水、在膜的两端通风等方法;对于闷热的气温高于25°C的情况,在白天将薄膜四周完全打开,增加喷水次数(每天3至4次),并根据气温情况喷洒水以降温增湿。晚间可以完全打开薄膜,雨天可以半遮住薄膜,可以根据菌褶的干湿情况微喷水或不喷水。喷水后不要立即覆盖薄膜,以防止高温促进杂菌生长。

出菇期空气相对湿度以90%左右为宜,通常薄膜内呈一层雾状并有水珠,说明湿度适宜;若无水珠,说明偏干,应喷水加湿;若水珠下滴,则为偏湿,应加强通风,降低湿度,避免过湿、杂菌侵袭危害。

相关文章
绿植文章
  1. 隐翅虫一般会在什么地方出现

    隐翅虫常见于淡水湖边、水沟、池塘、河流漫滩、杂草丛、地表枯枝落叶层、树皮下等处,而在夏秋季节傍晚时分,隐翅虫常常被灯光吸引进室内。 一、隐翅虫一般会在什么地方出现 1、隐翅虫常...

    59 2025-01-13 09:37

  2. 隐翅虫东北有吗

    隐翅虫在东北有少量分布。 隐翅虫喜欢潮湿环境,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浙江、贵州、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 隐翅虫一般在每年的3月下旬左右开始出现,7-9月份为繁殖高...

    59 2025-01-13 09:25

  3. 隐翅虫山东有吗

    山东有隐翅虫。 翅隐虫基本在中国各个地区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南、湖北、江西、重庆、福建等地。 隐翅虫属于杂食性昆虫,大部分都是以肉食为主,会捕食农林害虫。 隐翅虫的栖息...

    59 2025-01-13 09:12

  4. 隐翅虫分布在哪些省份

    隐翅虫主要是分布在浙江、湖南、湖北、江西、重庆、福建等省份,在潮湿的地方非常多。 隐翅虫属于杂食性昆虫,大部分主要以肉食为主,会捕食农林害虫,还有一部分主要是腐食性、粪食性,...

    59 2025-01-13 09:00

  5. 春玉米什么时候种最合适

    春玉米主要在春季进行种植,一般4、5月份种植最适宜,最晚的种植时间是5月份。 春玉米在北方种植非常多,只会种植一茬,它的产地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等地...

    59 2025-01-13 08:48

  6. 秋天成熟的农作物有哪些

    玉米:玉米在我国被广泛的种植,是非常常见的农作物之一。玉米主要在秋季成熟,但是不同的地区成熟时间也会不一样,成熟时间一般是在8-10月份。 水稻:水稻在秋季成熟作物里面比较常见,...

    59 2025-01-13 08:36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