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鱼怎么捕捞,水库鱼为什么好吃
60 2024-08-06
氮肥在土壤中的损失途径主要包括有反硝化损失、氨挥发性损失、硝态氮淋失、径流损失等。一般情况下,氮素损失途径以反硝化损失和氨挥发损失为主。
一、反硝化损失
1、硝酸盐在嫌气条件下被还原为氧化亚氮和分子氮,从而造成氮素损失。
2、在非石灰性土壤上,反硝化是农田生态系统氮损失的重要途径。在旱田土壤中,短时间的通气不良或局部嫌气环境也可产生反硝化作用,造成氮素损失。
二、氨挥发性损失
1、土壤中的氨态氮以铵离子(NH4+)或氨(NH3)形式存在,二者之间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当土表或水中氨分压大于其上大气的氨分压时,会导致氨挥发。
2、影响氨挥发速率的因素主要包括有土壤表层(旱作)或田面水(水田)的pH、温度、氮浓度以及田间风速等。
3、在石灰性土壤上表施铵态氮肥,容易引起氨挥发损失,并且在石灰性土壤上,化肥氮损失量明显高于非石灰性土壤。
三、硝态氨淋失
1、硝态氮肥易溶于水,不能被土壤胶粒所吸附,容易随水流失,从上层土壤剖面淋至较深的土层之中并进入地下水,从而导致氮素损失。该过程为非生物过程,由对流和扩散所引起。
2、硝态氨淋失速率与土壤削面构型、耕作、灌溉、降雨、施肥等因素有关。
四、径流损失
1、土壤中的氮随径流或田间排水从土壤表面流失。
2、一般情况下,因径流而导致氮素损失的程度比较小,但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土壤以及水田不合理排水时,径流所造成氮素损失较为严重。
对植物的影响:过量施用氮肥会引起作物徒长,增大叶片面积,降低植株间的通风透气性,加大病害感染概率,同时还会降低作物的抗逆能力以及对磷、钾元素、微量元素的吸收能力。 对土壤的影...
氮肥在土壤中的损失途径主要包括有反硝化损失、氨挥发性损失、硝态氮淋失、径流损失等。一般情况下,氮素损失途径以反硝化损失和氨挥发损失为主。 一、反硝化损失 1、硝酸盐在嫌气条件下...
使用硫酸铵、氯化铵等生理酸性氮肥最容易引起土壤板结。 硫酸铵、氯化铵等生理酸性氮肥施入土壤后,阳离子吸收量大于阴离子,残留在土壤中的酸根离子较多,从而引起土壤ph下降,导致土壤...
如果是尿素,氨挥发主要集中在施肥后7天以内的这段时间,其中灌溉施肥后1-3天左右氨挥发达到最大值。 如果是碳酸氢铵,在施肥后立即发生氨挥发,并达到最大值。 一、氨挥发时间 氨挥发时间...
土壤酸化:过量施用氮肥后,剩余的氮肥会转变成硝酸盐,后续流失的同时会带走土壤中的钙镁离子,导致土壤酸化。 无机氮存量损失:过量施用氮肥在引起酸化的同时会和无机碳发生中和反应,...
大多数氮肥可以用于种菜。 但硝酸铵、硝酸钙等硝态氮肥不宜用于绿色蔬菜生产。 铵态氮肥中的氯化铵不宜用于番茄、马铃薯、胡萝卜、红薯等忌氯作物生产,同时在施用氮肥时不宜采用叶面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