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锰酸钾对鱼有什么作用,主要用于鱼缸消毒
59 2024-12-19
河豚是有毒的,几乎所有种类的河豚都含有河豚毒素,这是一种神经毒素,高温也难以被破坏,河豚的性腺、肝脏、脾脏、眼睛、皮肤、血液等部位都含有毒素,在熟制河豚时,要将河豚的内脏、眼睛、鱼腮、鱼皮、筋血都去掉。河豚种苗放养前要做好消毒工作,每半个月到一个月需要倒池换水一次,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每天都要巡逻池塘,观察水色水质,检查繁殖设施等,当繁殖密度过大或有个体差异时,则要及时进行捕捞。
一、河豚是否有毒
1、河豚是有毒的,而且不管何种河豚中都含有一种神经毒素——河豚毒素(TTX),人体摄入0.5mg-3mg就能致死,而且毒素比较耐热,在100℃下8小时都难以被破坏掉,要在120℃下1小时才能破坏,而且盐腌和日晒都不能破坏。
2、河豚的性腺、肝脏、脾脏、眼睛、皮肤、血液等部位都含有毒素,其卵巢和肝脏有剧毒,肾脏、血液、眼睛、鳃、皮肤、精巢和肉多为弱毒或无毒。
3、在熟制河豚时,要将河豚的内脏、眼睛、鱼腮、鱼皮、筋血都去掉,而且还要用清水反复洗净。河豚的肉质比较细嫩,营养也很丰富,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在河豚的毒素中还可以提炼出河豚素、河豚酸、河豚巢素等药材。
二、养殖时有哪些管理要点需掌握
1、巡塘
每天都要对池塘进行巡逻,要时刻观察河豚的活动、池水水质以及繁殖设施,每天还要定期测量水温、pH值、溶解氧、氨氮和透明度等并做好记录。
2、饲养
养殖河豚对水温是有要求的,在15℃时河豚具有一定的摄食能力,所以需要定时投喂。在放养初期就应让河豚形成定点进食的习惯,最好现在湿的颗粒饵料现做现喂,投喂量以河豚体重的一半为宜,每天不得少于两次投喂。当水温低于12℃时,河豚的食量会大大下降。水温在10℃时,河豚则不会进食了,此时应停止投食并降水温提升。投食时要让河豚吃好吃饱,还要将残留的饵料及时捞出,以防水质被污染。
3、消毒防病
在种苗放养前要做好消毒工作,将寄生虫与病菌清除干净,这样是为了使河豚在生长过程中免受伤害,以免给细菌侵入的机会。河豚在越冬时常会因密度过大而导致疾病发生,像水霉病、腐病、肠炎等都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养殖时要以预防为主,每半个月到一个月要使用抗菌素等药物进行一次消毒,也可以在饲料中混合痢特灵、黄芩、黄柏、板蓝根、穿心莲等抗菌药物。一旦发现患病的鱼要及时捞出进行治疗,以免传染蔓延。
4、倒池换水
为了降低水中河豚产生的废物及病菌,可以对池塘进行换水,改善河豚的生长环境。倒池也可以对鱼池进行全面消毒,将池中的有害生物与寄生虫等清除,改善水质,有效降低发病率,提高越冬存活率。通常每30天倒一次池为宜,在越冬前最好也倒一次,对池塘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
5、捕捞
如果出现繁殖密度过大或存在个体差异的情况时,要及时捕捞出来放在单独的池塘中养殖。国内河豚鱼的市场规格都大于400g,可根据市场需求开始捕捞和销售,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经济效率。
可当做鸡饲料:将蟑螂磨成粉加入到鸡饲料中能提高鸡的免疫能力,还能有效降低成本,由于蟑螂有很强的繁殖力,大规模养殖蟑螂并不难,所以用蟑螂粉代替进口鱼粉来做为肉鸡饲料可大大降低...
河豚是有毒的,几乎所有种类的河豚都含有河豚毒素,这是一种神经毒素,高温也难以被破坏,河豚的性腺、肝脏、脾脏、眼睛、皮肤、血液等部位都含有毒素,在熟制河豚时,要将河豚的内脏、...
实物引诱法:拿仓鼠喜欢吃的东西在它嘴边晃悠,看它会不会来吃。 热闹引诱法:仓鼠是社会性动物,拿几只小仓鼠放在附近活动,仓鼠就会自然恢复。 严刑逼供法:仓鼠也怕“刑讯逼供”,可...
鲶鱼的价格一般在4-8元左右一斤,各地的价格不一样,鲶鱼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定时换水,通常换水的频率为半个月一次。还要合理进行投喂,要确保鲶鱼都能吃饱。病害防治也很关键,养殖鲶鱼...
钓点不能太浅:春季早晚温差大,浅水处保暖性较差,所以钓点不宜太浅。 选择小水域:小水域风浪小,隐蔽性高,水温比较稳定,有利于鲫鱼藏身和避寒。 选择水底有杂草的地方:深水处杂草...
选种: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选择优良的肉牛品种,比如西门塔尔牛、里木赞牛等,这些品种的牛体格丰满、产肉率较高、肉的口感劲道鲜美。 选择草料:可选择青草和玉米秸、大豆秸秆、地瓜秧...